北大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 新院: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老院:西城区阜内大街133号;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9号
- 010-114(预约挂号),010-88326666(新院总机),010-66583666(老院总机)
-
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创建中央医院记”碑文(1918年1月27日)中寥寥数字,为身处首善之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北京中央医院)留下了连亘九十六载的历史印迹,激励人民人不断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的战略目标迈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最初命名为“北京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医学进步的见证。医院成功进行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诞生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建设医、教、研、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为战略目标,着力建设全国疑难急重症诊疗中心,临床医学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临床医学科学研发基地,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实验、示范基地。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医院。医院正式员工总数237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编制床位1448张(开放床位1700余张),设有40个临床科室、17个医技科室和25个职能处室。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搭建支持平台、关注重点学科发展,形成了以1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为龙头,以18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5个北京大学级研究所、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示范点、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为战略支点,临床、教学、科研三大学科集群比肩并行的学科发展布局。
医院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现有18名学术带头人在重要国际学术委员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各学科分会前任、现任和候任主任委员12名,副主任委员18名;中华护理学会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4名;在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以及各国家级管理专业委员会均占有重要角色,成为医院高水平发展的中流砥柱。
2013年底,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0平方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海淀院区正式开始投入使用,最终建设成为拥有500张床位的大型综合医院。同时作为西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昌平回龙观配套医院建设项目的回龙观院区筹建在即,医院规模与发展实现新跨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院职工秉承“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院训精神,在医院前进的征程上承载生命的嘱托,铸就医学的丰碑,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院科室
- 骨外科
-
脊柱外科、创伤骨科、骨关节科
- 男科
-
- 外科
-
器官移植研究所、医疗美容科、血管外科
- 内科
-
感染科、老年科、肾内科
- 儿科
-
儿科神经组、儿科
- 麻醉医学科
-
疼痛医学科、麻醉科
- 营养科
-
- 肿瘤科
-
放疗科、骨肿瘤科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 精神心理科
-
- 眼科
-
- 皮肤性病科
-
- 病理科
-
- 生殖中心
-
- 康复医学科
-
- 妇产科
-
产科、妇科
- 口腔科学
-
- 医学影像科
-
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超声诊断科
- 其他科室
-
预防保健科、碎石中心、检验科
- 传染病科
-
- 中医科
-
展开所有科室
热门专家推荐